加拿大蒙特利尔当地时间12月13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COP15)期间,海南省举办“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边会,并正式发布《全球长臂猿联盟保护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呼吁相关方以实际行动,凝聚共识保护长臂猿物种。
这是第一个由中国机构主导、联合国际权威组织发起并面向全球发布的物种保护宣言,旨在号召更多科研机构加入保护网络,开展长臂猿保护的国际科研合作与具体工作。《宣言》致力于推进全球长臂猿保护联盟建设,促进海南长臂猿及其他长臂猿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常态化。
《宣言》指出,全球长臂猿联盟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小猿组希望将本宣言传递给COP15的所有成员和参与者,根据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我们迫切需要在未来十年内保护长臂猿物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全球20种长臂猿中,濒危等级为极危的有5种、濒危14种、易危1种。除了海南长臂猿保持稳定外,其他19种长臂猿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最近的研究表明,小型类人猿是其栖息亚洲森林中最重要的种子传播者之一,它们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或不可替代。
根据《宣言》,全球长臂猿联盟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小猿组认为,为有效保护长臂猿,需要各长臂猿物种所在栖息地国家内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承诺和支持,其中包括政府、保护区、执法当局、当地社区、非政府组织、公共和私营部门机构、动物园、保护区、救援中心和全球机构等。
全球长臂猿联盟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小猿组作出以下承诺:一是通过提供基于科学实践的技术支持、培训和专业知识,使得利益相关者可以有能力有效保护长臂猿;二是为各成员提供相应资金以支持其有效实施上述措施,并对长臂猿保护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三是利用平台优势,提高人们对于长臂猿种群影响因素的认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小猿组副主席、全球长臂猿联盟国际筹建组联合主席苏珊·切妮表示,希望号召更多科研机构加入保护网络,开展长臂猿保护的国际科研合作与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