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镇区到乡野,处处“气质”趋好,“颜值”变靓,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这里景色真好,拿起手机,随便哪个角度,随手一拍就是最美田园画。”12月11日,游客胡先生一家从常德来到南县罗文村游玩,拍涂鸦、赏蓝天、游碧水,度过了难忘的周末。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蓝天、碧水、净土,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美好追求,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煜介绍,近年来,南县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决策部署,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工作。特别是,结合“夏季攻势”,今年南县有效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至目前,29项任务已全部提前完成,完成率100%。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一抬头就是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企业有需要,部门有要求,政府有补贴,系统升级后,我们就能专心搞生产了。”走进位于南县经济开发区的湖南明辉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利明兴高采烈地带记者参观起新近投入使用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新系统花费约500万元,不仅搭载了智能控制面板,还能一体化完成吸附、过滤、催化燃烧、达标排放。“系统升级后,国家补贴了200来万元,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年,南县组建蓝天保卫战工作领导小组,陆续出台《南县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南县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南县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逐步建立、完善空气质量联防联控机制。
今年来,南县强部署、创新招、落措施,推进全县重点企业实现低排放全覆盖、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全覆盖。目前,南县涉气排放工业企业49家,均配套建设相应污染防治设施、更换清洁能源燃料、实现密闭作业;对污染设施升级改造,大力推进VOCs、氮氧化物减排工作。
早晨,查看空气质量检测APP,分析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上午,巡查县域内建设工地、餐馆饭店、涉气企业等,交办发现的问题;下午,整理数据、分析研判……这是南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日常一幕。正是这样的一幕幕,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了百姓开窗即见的美景。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让人们常见碧波荡漾、鱼翔浅底
在南县乌嘴乡一大片农田旁,一片景色秀丽、鱼翔浅底的湿地格外养眼。从高处农田里排出来的水,沿着导流堰程“Z”流动,在流过整片湿地后,变得十分清澈。“一片湿地之隔,是污水与清流的巨大差别。”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副局长贾鑫告诉记者,眼前这片人工湿地,是“大通湖流域南县农田型湖泊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的一部分。该工程是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节点净化、线性控制、面域修复”,保障入湖水体质量等级。
除此以外,南县还高标准完成了第三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南县乡镇污水厂尾水提标项目、南县水系连通工程、湖南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南县)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等多个工程项目。通过狠抓工程建设,实现了水“更净、更澈、更美”目标。
同时,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底线,南县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印发了《南县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项目清单》《大通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攻坚行动清单》等,明确目标任务、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自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以来,南县考核均达标。
通过全面治理,目前全县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南县7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国省控断面达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00%,无劣Ⅴ类水质断面。特别是沱江上坝口、藕池河中支断面连续几年稳定达标,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还人民群众沃野千里、物阜民丰
南县明山头镇三立村村民张爱珍,住在村部和一所学校的中间,由于所在区域人员集中,产生了大量生活污水。污水排进沟渠后,河水、农田都受到了污染。“以前生活污水直接倒进河里,天气热一点,就臭烘烘的。现在建了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好多了。”张爱珍指着不远处的生活污水集中式处理设施告诉记者,处理后的水变干净了,可以直接灌溉农田,很安全。
净土保卫战不仅关系到生活环境,还关乎农业安全。南县坚持依法治土、精准守土、安全用土,建立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盘棋”格局。南县是第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监督与指导试点县,也是全省唯一试点县。2021年开始试点以来,南县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分别在农业典型小流域建立长期定位观测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源监测。同时,逐年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充分运用涉重金属全口径企业统计、全省耕地土加密调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等成果,结合日常环境监管执法、信访投诉,重点防控农田、水系周边污染。
沃野千里,物阜民丰。如今,南县小龙虾、中华鳖、草龟等销往全国各地,南县稻虾米荣膺第107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成为了“湘米出湘”的领跑者。
曹灿 肖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