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推动环境信访投诉总量下降和案件办理实效提升

来源:     作者:梁素严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1-25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为进一步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精准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创新和完善生态环境信访投诉工作机制,全力推动环境信访投诉总量下降和案件办理实效提升,环境信访工作成效明显。

全面提速增效,谱写新时代信访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市生态环境局在2021年全市相关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印发实施《中山市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构建我市生态环境信访“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全面压缩信访诉求处理时限,以“提速”助推“减量”。围绕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迫切诉求,将“噪声污染”“工业废气异味扰民”“污水外排”诉求纳入12345政府服务热线Ⅰ类紧急工单,实行“1、2、3”处置模式,即1小时内联系群众、2小时内抵达现场、3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置;对企业涉生态环境诉求实施7×24小时全时响应“马上办”,组织落实“一跟到底”工作机制;将12369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的信访平均受理时限从15日压缩为5日,平均办结时限从60日压缩为15日,平均办理时间较原法定时限大幅提速七成。

2022年上半年,全市年累计受理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同比下降10.23%,办结率100%,首次实现信访总量拐点。重点信访案件全面实现办理督查和回访答复“两个100%”,信访矛盾实现“上省到京”走访零批次,切实守好生态环境领域社会矛盾化解“关口”,确保我市生态环境领域“三个不发生”。

二、深入督导帮扶,树立生态环境信访品牌

坚持人民至上,落实“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全面加强环委办对生态环境信访的统筹抓总和监督帮扶作用,运用综合行政手段,以“3个加强”打好“组合拳”,压实属地矛盾化解主体责任,搭建为民排忧解难的平台和阵地。

一是加强考核导向。2022上半年,以环委办对全市生态环境信访情况实施每月通报,对各镇街信访总量、信访效率、信访质量进行量化排名,并设置考核指标,强化考核导向;设置“他山之石——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专栏,推广交流先进经验12篇,营造“比学赶超 争先创优”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正面宣传。开展绿色护考专项行动,为高考、中考等多个重要考试考点保驾护航。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信访品牌,树立紧密党群联系、践行初心使命的先锋形象。2022年上半年,市主要媒体共报道生态环境信访办理典型案例6篇,局微信公众号设立“为民解难”专栏,发布宣传稿15篇。

三是加强帮扶督导。以“三个全”(即全员下沉一线、全覆盖帮扶督导、全复核央督交办件)深入基层一线督导帮扶,宣贯解读《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导镇街信访调处依法、用法、靠法。上半年深入16个镇街开展了27次生态环境信访工作督导帮扶;局领导7次带队下访基层一线,对10个镇街19宗重点生态环境信访案件开展现场督导。

三、落实多措并举,推进信访矛盾攻坚行动

树立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大局观,由被动化解问题增量向主动减少问题存量转变,聚焦问题把脉开方、对症下药,推动类案化解法治化、规范化,充分发挥信访“金矿”作用。

一是坚持局党组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市涉环境保护领域信访问题工作小组,加强分析研判和统筹协调,营造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信访格局。印发《中山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领导同志包案化解信访事项暨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案件“回头看”工作方案》,局领导带头示范,深入开展信访包案和央督交办信访案件“回头看”,推动化解信访积案难案和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生态环境问题。截至2022年6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我市案件全面清零,总体办结率实现100%。

二是创新运用“科技赋能+把脉问诊”手段,通过“VOCs走航监测和无人机巡航”和“专家问诊帮扶”双结合,探索“楼企相邻”矛盾纠纷化解举措,有效推进坦洲镇某小区居民区域异味矛盾纠纷问题化解,区域异味投诉信访量已大幅下降8成。以点带面逐步全市经验推广,已先后对三乡镇、横栏镇等镇街开展技术帮扶。

三是以法治手段推动结构性环保问题源头化解。组织起草《中山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并完成意见征集和送审工作,推进“边立法 边普法”活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实施“双告知”举措,发出告知书1380份,选址告知书840份,发出宣传册1422份,引导不符合规定的餐饮项目停止经营37家,油烟信访同比下降12.47%。以新《噪声法》施行为契机,印发实施《中山市建筑施工噪声信访矛盾化解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合力扭转建筑施工噪声信访上升态势,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建筑噪声信访同比下降12.46%。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