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成都(以下简称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正在举行。为助力成都世乒赛团体赛成为绿色低碳办赛的践行者、助推低碳生活的倡导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者,“碳惠天府”面向志愿者、运动员、各类服务人员以及广大市民,通过低碳专题培训、趣味打卡任务、低碳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引导更多成都市民成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践者和推广者。
“碳惠天府”机制是成都市提出的构建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双路径的碳普惠机制,旨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进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社会新风尚。
如何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实践。比如,今年7月中旬,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文批复“湖州开展居民生活领域碳惠应用试点”。依托“碳达人”应用场景,在推动建立健全居民生活领域碳普惠机制上探索创新,涵盖减碳行为、权益兑换、碳汇交易、绿色公益等内容的碳普惠应用场景。运用现代化计量手段生成核证碳减排量,以市场化手段建立核证碳减排量交易权益体系,构建全市居民绿色生活“数据库”。宁夏“碳普惠”平台近日也正式上线运行,旨在建立人人可参与、人人可受益的碳普惠机制,对社会公众节能降碳等绿色行为产生的减碳量予以量化,并以碳普惠形式进行适当奖励,助推形成人人碳普惠的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现实中,很多人认为减量碳排放离我们很遥远。其实,绿色低碳生活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部手机就能连通多个“低碳场景”,比如,使用美团外卖点餐时,结账页中餐具数量的一栏就会出现明显的绿色提示“无需餐具”;手机寄快递,减少纸质填写;手机电子机票、车票,减少纸质票。再比如,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这些都是绿色低碳应用场景,也是每个人参与绿色低碳生活的具体实践。
打造更多“碳普惠”应用场景是推动公众参与绿色低碳生活的好载体。一方面,“碳普惠”平台可以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卖碳翁”,人们的节能减碳行为量化后转换为碳币,让参与绿色低碳生活的好处真正看得见、摸得着,乐在其中。另一方面,人们在践行绿色低碳行为中获益,实现绿色低碳的价值传递,将激励更多人自愿参与到绿色低碳减排行动实践中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