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没有止境,更没有白干的活!去年我们通过对产污环节的进一步优化,取得了能闻、可见的成效。虽然花了不少钱,但这钱该花!”近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信力达木业生产车间,公司副总经理李超感慨道。
多年来,该公司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将生产车间进行密闭或隔离,配备了脱硫脱硝、集尘除尘系统,安装了在线监测,购置了洒水车、雾炮机、雾炮车及保湿电动清扫车等设备,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2022年,聊城市生态环境局茌平区分局(以下简称“茌平区分局”)执法人员在对该公司开展现场执法帮扶时,就进一步提高污染物收集率等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环保部门指导下,公司在车间密闭的基础上,给每套生产设施又加装了一层“小密闭”房罩,更换了喷淋塔除雾板,调整了水喷淋压力,改造了过滤滚筛的滚筒,实现了治污环节的再完善、治污效率的再提升。
“通过一系列再提升举措,如今,我们不仅厂界污染物达标排放,在车间内部,有机污染物等排放也大幅减少,异味有效降低,车间工作环境明显改观。客户看到我们良好的厂区面貌,对我们的产品也更加信赖!”李超高兴地说。
信力达木业有限公司的绿色发展之路,是茌平区分局坚持暖心执法、细心帮扶,引领辖区企业自觉守法经营、主动治污达标,踏上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
茌平区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海杰介绍,2022年以来,茌平区分局不断优化执法方式,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帮扶,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领域堵点、难点问题,护航企业绿色发展,提升执法和服务效能。
“对16家正面清单企业,我们在督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基础上,予以优先保障或采取减少、免除现场检查等举措,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打扰。”茌平区分局党组成员、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吴健对记者说。
对正面清单以外企业,加强现场执法帮扶,落实轻微违法免罚等惠企助企举措。同时,综合用好移动执法、在线监控、数据动态分析、无人机航拍等现代执法手段,全方位立体化监督帮扶,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帮助提升管理水平。
茌平盛泽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建的肉牛养殖基地。从项目立项、设施建设到生产运营,环保部门全程介入、跟踪帮扶,帮助企业少走弯路,一举成为环保标杆。
该公司总经理李志回忆:“2021年初刚建厂时,吴健大队长就带领执法人员三天两头地跑过来,给我们宣讲环保政策,鼓励我们在生产设施和治污设施上争取一步到位,确保长远发展。”
在环保引领下,盛泽牧业放弃传统养殖方式,采用了生物有机肥发酵技术,实现畜禽养殖无异味、粪污水零排放。“虽然这种形式提高了生产成本,每养一头牛,要增加1500元左右的投入,但我们的肉牛也更受欢迎,对周边环境也没有产生影响。运营一年多来,我们没有接到一起污染投诉。”李志乐呵呵地说。
无独有偶,位于茌平区北部的北控绿源水务有限公司,在环境执法人员帮扶指导下,也解决了一项大难题。
厂区负责人李兰军介绍,针对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异味污染,环境执法人员建议我们采取密闭收集处理设施,源头控制异味排放。我们经过多方考察,投入上千万元,建设了这套集气罩和末端处理设施。现在走在处理池边上,都闻不到异味了。
通过执法帮扶,既帮助企业解决了疑难问题,也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信任和赞誉,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2022年以来,茌平区分局累计检查发现各类环境问题千余个,帮扶企业解决改造提升、环境管理等难题上百个,有力规范、提升了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