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波市镇海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职行权,持续监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百姓心中“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美好愿景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的具体目标,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回应呼声 直击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全国最大的成品油加工基地和国内重要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镇海老百姓高度关注的热点,也是“美丽镇海”建设的核心内容。从2000年至2019年,镇海区五届人大常委会针对生态环保工作先后作出7个决定,持续监督政府推进生态环境整治提升。
2022年,新一届镇海区人大常委会再次将监督的目光对准生态环保议题,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办理推进生态环境持续稳定改善建设美丽镇海品质之城议案的决定》。《决定》明确要求:区政府按照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PM2.5年均浓度及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保持全市领先、大气异味影响持续减少、水环境持续稳定达标、“无废城市”全面建成、生态环境状况指数逐年向好、生态环境自然秀美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工作措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镇海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指引,组织代表进社区、进企业,深入了解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听取他们的心声,反映他们的愿望。2022年是本届人大《决定》落实的第一年,区人大常委会根据收集的意见,重点审议异味治理、“清新园区”“无异味工厂”创建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紧盯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靶向监督 落实见效
聚焦“环境空气质量”,镇海区人大组合出击,从监督推进、跟踪检查、专项评议等全流程的监督模式,到调研把脉、开展座谈、听取汇报等一手资料的目标任务分析,每年开展大气污染的跟踪问效,监督区政府就大气环境质量高位持续改善措施的落实情况。
2022年,镇海区人大调研了大气环境污染现状,进行污染过程的主要成因分析,认为做好大气环境保护和异味整治工作,关键在于控制和削减VOCs和NOx排放量,遏制和减少高碳排放,并对夏季臭氧和秋冬季PM2.5采取精准防控措施。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强力监督下,区政府以VOCs和NOx等臭氧前体物为重点,开展“系统性”污染整治、“穿透式”溯源监管及“多元化”面源防治。启动治气四年行动,制定《镇海区清新空气行动方案(2022-2025)》四年治气总纲领,加快推进VOCs和NOx治理重点项目;开展高架源污染物溯源,依托大气走航监测车、无人机和便携式气相色谱仪等高科技设备,深入开展涉VOCs和NOx等“蓝天”专项执法行动;推进扬尘污染防控和餐饮油烟噪声联合整治。
在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一系列防治举措也逐步推进。加强大气污染因子分析与管控,制定《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提质行动实施方案》和《中、轻度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方案》,推动40家涉VOCs和NOx排放企业错时错峰生产;在全市率先开展石化化工企业全流程环境危害识别与管控研究试点,3家企业完成现场废气流程识别;推进石化区“清新园区”创建,编制《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新园区建设实施方案》,推动重点企业完成异味整治“一厂一策”,创建首批“无异味工厂”;打造“1+23”无废石化基地,以镇海炼化为龙头将23家具有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企业纳入共同体管理,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源头减量成效显著……
持续发力 驰而不息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监督和推动,区人大的努力从未止步。镇海区人大常委会生态环保工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通过专题视察、专项监督和代表主题活动等方式,对《决定》落实情况持续进行跟踪监督,就进一步做好大气环境保护和异味整治工作提出意见。
这些意见包括:做好机制保障,成立大气VOCs 污染防治专班,建立VOCs 治理联席工作机制;发挥政策引导,指导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整治淘汰“低小散污”工艺设备或企业;促进精准发力,严格落实增产不增污,紧盯减排工程落实,严格控制新增 NOx 和 VOCs 排放量;深化 VOCs 全流程综合整治,加快先进工艺优化改造;开展整体智治,健全大气环境监管体系,完成全域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全覆盖。
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镇海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力度,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的向往,助力打好污染防治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