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感市局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局突出“六两”举措,擦亮环保利剑,提升执法水平,取得积极成效。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43人次,检查企业132家,制作笔录150份,发现环境问题34个。其中,环境违法案件立案13起,行政处罚4起,共计罚款132万元;停产、限产整治2起;查封扣押3起;责令改正违法行为15起。同时,有效处置涉生态环境信访投诉95起,受理率、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一、牢记“两理念”,做到敢于执法
针对少数同志不愿、不敢监管执法的问题,局党组多次组织执法大队人员座谈,学习宜昌、黄石等地,特别是鄂东专员监管执法的经验,要求牢记两大理念,打销顾虑、提振精神、担当作为。
牢记“生态环保权威在执法”。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生态环保执法,多次讲“环保权威在执法,环保部门不执法,就没地位,就没有人听你的”。我们及时将领导讲话传达到每个同志,要求他们时刻认识“监管执法是生态环保工作的主抓手”“监管执法抓不好、生态环保工作难有起色”,督促他们履职尽责,积极作为,亮好环保利剑。
牢记“发展与环保共荣共存”。针对少数同志担忧环保执法影响企业发展、营商环境的问题,局党组旗帜鲜明表态:“发展第一要务,环保永远主题”环保执法是保护合法、打击违法,目的是营造更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发展与环保并不矛盾,而是共荣共存。如果因执法导致部门和企业给环保部门差评,我们局党组坦然接受、理性看待;若因此遭相关部门调查,我们据理力争、保护干部,让同志们放下保袱、轻装上阵、大胆执法。
二、学当“两种鱼”,做到善于执法
环保监管执法不仅点多面广、矛盾多,而且政策性强、程序严谨。我们要求执法队员学当“两种鱼”,既把职责履到位,又体现斗争艺术和本领,做到善于执法。
当鳡鱼,让执法不间断。我市主要领导反复要求:环保是底线红线,只要发现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无论涉及到谁,都要立案调查、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要求执法人员学当鳡鱼,敢冲敢闯敢执法,“白+黑”、“5+2”到企业现场检查、监管执法,让企业时刻感到环保执法一天不间断、就在他们身边。五一前夕,天下大雨,我们执法队员开展夜查,发现宇阳药业雨水排口略超标,该企业不仅第二天递交了整改方案,而且3名负责人各主动认缴1000元罚款,自我批评环保未管到位。
当鳝鱼,让执法不盲目。我市化工企业众多,一对一时刻监管既不现实,也难以做到。对此,在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全面监管的同时,我们要求执法人员紧盯34家重点排污企业、群众投诉多的企业开展监管执法,警示震慑其他企业严守环保底线。今年,我们立案查处某上市公司应城养殖基地、某制盐老国企,给予顶格处罚,在全市畜禽养殖、化工企业引起强烈反映。同时,对首次轻微违规企业,以教育为主,责令作出承诺,下次违法自愿接受顶格处罚,为环保监管执法扫清“说情打招呼”障碍。
三、用好“两方法”,做到竞相执法
执法工作靠执法队员来推进完成。因机构改革等原因,我市执法人员偏少,虽设4个中队,但每个中队只有2人,面对事多人少的实际,我们用好两种方法,倒逼竞相执法。
目标引领法。今年,我市分管生态环境工作领导对环保执法提出了全年罚款须过1000万要求,虽定位较高、跳起来摘桃子,但体现了对执法工作的重视和厚望,目的也是促进工作。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将目标合理分解到4个中队,要求他们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全力完成任务。在目标引领导下,4个中队都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仅4-5月就对12家企业立案调查,其中8家已下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预计可处罚款100多万元。
公开比拼法。因历史原因,我局4个中队一度存在干好干坏一样的情况,监管执法积极性不高,有时一个案件拖二三个月。对此,从今年起,执法大队每月公布各中队立案数、罚款数、责改数、办信访数、上传笔录数,对排名倒数的,由党组书记约谈,并与中队长选任挂钩,让执法队员真正感到压力,感到“干好干坏不一样”,有效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我局二中队仅4月就办理2起案件,均移送至公安部门,并分别责令停产整治和限产整治,下罚单45万元。
四、坚守“两原则”,做到精准执法
生态环境工作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环保监管执法必须科学精准有效。我们要求执法队员坚守两个原则,精准执法。
全过程监管。即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对企业投资建设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管。首先,坚持“环评优先”,对存有环境安全隐患的项目,即使利税贡献比较大,也要坚决舍弃。今年已否决项目5个,涉及项目投资额1.3亿元。其次,严格监督企业“三同时”情况,对未到位的坚决不许生产。今年初,我市某公司要求试生产,但其污水设施未建设到位,虽其承诺用吨筒装污水、保证不外排,但我们顶住压力,坚决不许试生产。第三,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今年4月,我市某盐化公司循环池破损、卤水外溢、污染环境,公司以企业困难为由申请边生产连整改,市执法大队坚决斗争,不仅处罚45万元,还责令停产整改,整改不完成、坚决不许复产。
全时空监管。积极推行在线监测管理模式,全时空监控企业排污行为。我市“一区三园”已实现雨污分流,并在所有企业的雨水、污水排口、在线监测站房及重点部位安装了监控摄像头,24小时监管企业排放。特别是强化非现场执法,化解人力、物力不足难题,提高监管效率。
五、推行“两模式”,做到高效执法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我们生态环境部门执法广度、深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积极推行两种模式,广辟线索来源,查排环境风险,做到高效执法。
主动排查模式。即环保部门主动排查问题线索。一方面,聘请专家查。今年聘请第三方专业公司,对东西汊湖流域开展了全面溯源调查,列出17个问题清单,其中涉企问题7个,均立案调查,其中郎君镇一养殖场罚款20万、一食品厂责令停产整改、一榨菜厂限期搬迁。另一方面,领导带队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每周日带队,不打招呼,明察暗访各地水环境情况,至今已开展8次,发现并交办问题47个,逐一交办到市级包保领导及相关市直部门、乡镇,倒逼解决了一批环境问题。
借势借力模式。即借助省环保督查东风、群众信访投诉开展监管执法,减少执法阻力。首先,从上级环保督查反馈问题中查找线索,我局立案查处企业14家,责令整改10家,关停2家,罚款2家,其中一家罚款25万元。其次,从群众投诉信访中查找线索,办好涉民生信访案件。今年,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某集团应城养殖基地非法排污,污染一渔塘,执法大队迅速立案调查,不仅处罚65万元,还责令出资15万元修复塘堰。第三,从媒体曝光中找线索。前不久,网上曝光我市某上市企业固废污染,我局迅速立案调查、锁定证据,督促其3天内将环境问题改到位,下步将依法依规处罚问责。
六、强化“两严明”,做到廉洁执法
针对环保执法人员直接与企业打交道,被围猎风险较高的情况,我局扎实开展“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严明纪律规矩和办案程序,教育引导执法人员时刻筑牢廉洁风险。
严明廉洁纪律。加强警示教育,要求执法人员不得接受企业的吃请馈赠,更不得向企业索要钱物,对违反规定者,发现一起、严惩一起。今年为消除风险,将4个中队的辖区全部调整轮换,避免人熟事熟、办人情案,有效提升了政治文明生态。
严明办案程序。印发相关制度和各项清单,所有案件经集体会商后再提交案审会审议,均请专职律师全程参与,杜绝人情执法、违法枉法、自由裁量失度,力求每个执法案件均经得起历史考验。今年,我市先后举办2起执法听证会议,均维持原始罚款数额,体现了执法质量。
下一步,将继续保持严的主基调,坚持“六两”举措、提升执法水平、擦亮环保利剑,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孝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