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双凤)经开区坚持守底线、提质量、惠民生、促发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织密监管“一张网”,下好联动“一盘棋”
为强化环境监管主体职责,实现环境监管精细到位,长丰(双凤)经开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建立开发区和社区三级、四级环境监管网格体系,明确网格长、网格员以及各自的工作职责,并实施社区网格化监管考核体系。
为落实环境网格化监管,长丰(双凤)经开区强化部门联动,积极发挥网格员“千里眼”和“顺风耳”作用,对辖区内散乱污企业开展地毯式摸排。对摸排中发现的问题,区直有关部门和社区按照职责分工紧密协作,严肃查处,整改到位。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清理了空气监测站周边2公里范围内砂石加工厂、垃圾回收点、废品加工站等散乱污企业8家;清理了宇桥片区原宇桥中心学校周边豆腐坊、木材破碎厂、门窗加工厂等散乱污企业6家;清理了园区内零散喷漆点、家具厂等4家散乱污企业。
针对环境治理的难点、盲点和热点问题,长丰(双凤)经开区组织专班全面摸排,并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切实保障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已完成园区徐桥苑、凤霞苑、金色里程等56个小区雨污分流整改工作,疏通凤麟路、梅冲湖路污水管网10余处,整治板桥河周边环境8公里。
打出防治“组合拳”,合力守护“双凤蓝”
长丰(双凤)经开区紧紧围绕重点区域、重点监管、重点时段精准发力,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毫不放松,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常态化开展降尘作业。为避免道路扬尘污染,长丰(双凤)经开区常态化开展道路降尘作业,23辆洒水车、19辆湿式清扫车、2辆雾炮车,对园区主要道路及重点区域全方位开展洒水降尘,确保路面不起尘,道路见本色。大气污染防治应急管控期间,洒水清扫车辆开展循环作业,确保路面湿润。
深入开展扬尘防治。长丰(双凤)经开区督促在建项目安装扬尘防治在线监控设施、自动喷淋装置,全面加强辖区施工工地的扬尘管控工作,对全区范围内63处裸土地块全部完成整改。以长江经济带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长丰(双凤)经开区联合长丰县生态环境分局开展钢构行业专项行动,梳理全区钢构生产加工型企业16家,检查发现问题12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12家。
严格落实全域禁烧。大气环境质量体现着城市发展水平,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禁燃禁放烟花爆竹是有效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长丰(双凤)经开区切实加强禁烧管控,强化禁烧主体责任,实施网格长负责制、网格化监管、全时段监控,严防因露天焚烧造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同时,长丰(双凤)经开区要求各社区强化日常巡查工作,增加频次,加大力度,确保不留死角,坚决不烧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2022年1—10月份,长丰(双凤)经开区PM2.5均值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6%,PM10均值为5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5%,优良天数比例为78.8%。
净化城市“血脉”,让雨污水“各行其道”
大排水户整治工作是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提升污水治理能力的“里子工程”和“面子工程”。今年以来,长丰(双凤)经开区在全区范围内扎实开展重点工业企业大排水户整治工作,助力辖区河湖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为确保整治取得成效,长丰(双凤)经开区通过溯源排查、查改同步的方式,对全区重点工业企业大排水户雨污混接点进行地毯式摸排,细致勘察企业内部的雨污水走向,摸清企业内部雨污管网的详细情况,现场指导企业做好内部雨污水分流工作。同时,按照“整改一家、验收一家、销号一家”原则,长丰(双凤)经开区对改造完成的企业尽快组织现场初步验收,初验合格后联合上级部门进行销号验收,确保彻底消除混接、错接、漏接问题。
截至目前,长丰(双凤)经开区192家重点工业企业大排水户已全部完成整改并通过上级部门销号验收工作。下一步,长丰(双凤)经开区将进一步加强全区工业企业雨污管网动态排查工作,确保全区大排水户整改到位,杜绝问题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