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打非治违”,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来源:     作者:百灵环保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0-06    

呵护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是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景。如何常态、长效守护好这一愿景,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贵州省铜仁市开展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生态环境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就是其中之一。


铜仁市生态环境局玉屏分局供图


2022年,铜仁市开展生态环境安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采取有力举措,狠抓工作落实,推动美丽铜仁与平安铜仁相融相促。长江支流沅江的支流㵲阳河岸边矗立着“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的标语牌,折射出铜仁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的决心。

隐患排查,提升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  

2022年以来,铜仁不断加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强化制度保障,重拳治理环境污染,持续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为此,铜仁制定印发《全市生态环境安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铜仁市生态环境局严厉打击治理生态环境行业领域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确立工作任务和推进步骤。

同时,成立铜仁市生态环境安全“打非治违”及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自启动生态环境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来,铜仁共排查环境隐患558条,其中,市级检查发现问题304条,区县自查环境问题隐患共254条。

全市没有发生重大环境事件,连续368天实现生态环境安全“零事故”,铜仁生态环境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向好。

水环境状况方面,22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12个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去年以来,铜仁水环境质量一直位列全国前30名。

土壤环境状况方面,2021年全市范围内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为99.17%,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问题整改,提升群众生态环境幸福感

铜仁自启动生态环境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来,把强化环境执法、严格监管生态环境领域“打非治违”作为源头防治主要措施,严厉查处违法企业,极大减少了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

为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铜仁采取部门与区县并行联动、专家参与的方式,对化工(含煤化工)、涉危(废)涉重企业、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尾矿库、辐射放射源企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排查,加大监督执法,督促问题整改落实。

目前,铜仁环境隐患整改完成529条,整改完成率94.8%。其中,市级检查发现问题已完成整改289条,整改完成率95.1%。区县自查环境问题隐患已完成整改240条,平均整改完成率94.8%。

严格执法,提升群众生态环境安全感

铜仁采取联合执法、“四不两直”等方式对全市所有区县、所有风险源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团队协作。加大与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力度,做好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建立完善定期联合执法机制,理顺沟通渠道,加强信息共享互补,形成合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保持执法高压态势,运用行政处罚、联合惩戒、公开曝光、举报奖励等手段,依法打击违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通过警示教育,采取通报典型案例、典型违法行为等方式,对违法违规企业起到警示惩戒作用,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警示氛围。

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881人次,开展联合执法17次。共立案查处环境安全领域案件96起,处罚金额640.75万元。其中涉及无证、证照不全、证照过期违法企业13家,累计行政拘留2人。

同时,对省市督导组检查发现的问题,坚决照单全收、立行立改,并结合专项整治巩固提升,举一反三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分级分类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定期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强化问题隐患整改跟踪督办和现场核查,确保问题排查不留死角、问题整改不留尾巴,坚决把风险隐患防范在源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严防各类环境安全事故。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王珊 罗稳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