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检出阳性不报!已有多家核酸检测机构违规处理医疗废物被处罚

来源:     作者:中环报记者史小静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26    

核酸检测事关重大,日前,因检出阳性不报,再次将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合诊断)推到舆论关注的焦点。

9月24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发布情况通报称,鉴于裕华区近期连续发生疫情且源头不明,石家庄市卫健委、市公安局等部门抽调相关专业专家对全市核酸检测机构进行督查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石家庄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简称“石家庄和合”)9月14日对裕华区阳光361小区核酸检测出的一管20:1混管阳性样本未上报,导致相关人员未得到及时管控,造成9月21日出现社区传播。

曾有多次“前科”,和合诊断被罚不止一次

资料显示,石家庄和合成立于2021年11月,是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实际上,和合诊断已经不仅不止一次在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检测工作中出现失误,还因医疗废物处置不当多次被处罚。

2021年11月,和合诊断因未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被北京市通州区卫健委累计罚款6000元。

2021年10月,成都和合因违反《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被成都市龙泉驿区卫健局警告,并罚款3万元。

今年5月,杭州和合也因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被杭州市滨江区卫健局处以警告和5000元罚款。

据了解,目前,我国可以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有三类,包括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这些核酸检测机构产生(包含上门检测过程)的核酸检测废物,目前都应参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核酸检测机构医疗废物处置不当不是个案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核酸筛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核酸检测废物。根据相关测算,每100万人参加核酸检测将会产生约5吨核酸检测废物。

医疗废物处置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容不得半点马虎。安全处置医疗废物是切断病毒二次传播、防止二次污染的重要手段。

但是,除了和合诊断,个别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仍存在医疗废物处置不当等问题。

今年3月,山东青岛李沧区卫生健康局执法人员在日常监督中发现,位于李沧区九水东路266号8号楼1101户的青岛卓云海智医学检验实验室,在医疗卫生机构内的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存间无上下水设施,未设置防鼠、防蚊蝇等安全措施。李沧区卫生健康局对青岛卓云海智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处以警告并罚款10000元。

今年4月,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开办的济南博科医学检验实验室在非贮存地点堆放医疗废物,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一),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对其进行警告、罚款人民币7000元。

事实上,根据相关规定,对于核酸检测产生的医疗废物,要求按照当地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等确定的应急处置方案,分类分流至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工业炉窑等应急处置设施进行处置。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四条也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加强医疗废物监管

近年来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监管。

针对核酸检测医疗废物,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今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关注全国医疗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核酸检测废物的分类管理和收运处置,进一步加强核酸检测废物的环境监管,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环境安全。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部已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多个关于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建设与监管的文件及相关技术规范,大力提升医疗废物监管水平和处置能力,指导督促相关地方严格落实所有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与服务全覆盖、医疗废物及时有效收集和处理处置全落实“两个100%”工作要求。

对于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相关规定也明确,实验室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制定废弃物处置程序文件及污物、污水处理操作程序。由经过适当培训的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处理危险废弃物,实验室内的感染性垃圾,应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建立废弃物处理记录。违反规定的,可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来源:中国环境APP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