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实施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管控措施

来源:     作者:百灵环保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9-21    

近年来,廊坊市生态环境系统通过实施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措施、对轻微环境违法实施“零罚款”、实施“三个禁用”管控措施、开展“环评服务百日攻坚”等八项措施,激发企业绿色发展活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执法监管方式

廊坊市对满足相关环保要求的重点行业,实施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措施。比如,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全省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的企业,给予重点激励政策,在生态环境绩效晋级评价过程中,如部分环保指标暂未达到晋级标准,可先按高一级别实施绩效管理,一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申请晋级。

“为帮扶工业企业提升生态环境绩效等级,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廊坊市生态环境局积极组织各地主动做好政策宣讲和帮扶工作,全面排查符合相关要求的行业企业,做到‘应帮尽帮、应纳尽纳’。”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白羽介绍说。经排查,廊坊市共有68家企业属于生态环境绩效分级重点行业企业,目前正在指导企业对照要求,全面梳理自身实际情况并及时报送申报材料。

对轻微环境违法“零罚款”,实施“三个禁用”管控措施助力企业正常生产。今年二季度至今,廊坊市未对企业采取过限产、停产、停工的处罚和管控措施,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正常施工前提下开展问题整改,全力帮助企业绿色生产、正常生产。

提升精准服务效能

为更好服务项目建设,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对市级及以上园区和项目实行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并联审批。同时,开展“环评服务百日攻坚”活动,帮助基层解难题、提效率、优服务,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针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廊坊市通过成立重点项目帮扶专班、入企进行‘一对一’帮扶等措施,对符合环评审批条件的重点建设项目,主动对接发改、工信等主管部门,持续更新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台账,及时调度重点项目进度,指导企业少走弯路。”廊坊市生态环境局环评与排放管理科副科长张晓明介绍说。截至目前,2022年度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中涉及廊坊市的67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66个项目环评审批工作;尚未完成的,正积极跟进环评编制和审批进度,全力做好环评服务保障工作。

精准对接帮扶基层和企业,廊坊市持续推进环保服务“两进三送”和企业问题“一次清·大帮扶”活动。

“在助力企业生态环境绩效评级‘升A晋B’专项帮扶中,廊坊市将168家企业纳入重点帮扶清单,组织督导包联组和专家技术人员开展远程帮扶,指导企业制定提级改造方案、修改完善评级申报材料,解答企业评级疑惑。”白羽介绍说。今年以来,廊坊市已有159家企业报送申报材料,其中51家企业通过市级审核待省级审核,廊坊市正在指导相关企业尽快达到相应绩效指标要求。

在企业问题“一次清·大帮扶”活动中,廊坊市对发现的企业环境问题不做笔录、不罚款,能立行立改的现场指导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签订整改承诺单。同时,对非生态环境领域问题,一并带回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帮助解决,切实做到去一次企业,就尽全力把企业问题“一次清”,尽可能减少打扰企业的次数。截至9月9日,廊坊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共帮扶企业15063家次,指导企业整改问题3550个。

用好市场调节机制

在帮扶企业绿色发展中,廊坊市注重引导发展环保产业,助力企业“减污、降碳、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廊坊市向省级推荐企业23家,作为廊坊市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开展重点扶持引导。结合廊坊市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平台作用,做好政策解读宣贯;助力廊坊市域内环保产业采用新技术,提质增效。配合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向廊坊银保监分局提供符合节能减排标准及等级较高环保企业五类清单,为环保产业企业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低息信贷、工业转型升级(技改)专项资金等方面争取更多优惠政策。

“作为河北省首个排污权政府储备试点城市,廊坊市印发了全省首个排污权储备管理地方规范性文件——《廊坊市排污权储备和出让管理暂行办法》,对符合回购、回储条件的排污权指标,做到应收尽收、应储尽储,为全市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留足充裕的总量指标。”白羽介绍说,截至目前,廊坊市累计收储二氧化硫1.3万吨、氮氧化物1.2万吨、化学需氧量1.7万吨、氨氮2600吨;政府储备排污权已累计为212家企业解决了建设项目所需总量指标,进一步释放了排污权政府储备红利,破解了项目建设要素制约,有力保障重大建设项目顺利落地。

此外,廊坊市还积极争取国、省政策支持项目和资金,投入生态环境治理中。今年以来,廊坊市共申报中央、省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46个,总投资21.93亿元,拟申请上级资金6.82亿元,中央、省已下达廊坊市资金较去年同期实现明显增长。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