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眼前绿油油的菜苗,咸宁市赤壁市赤马港木田畈社区七组村民老谢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高兴地说:“再也没有几个月前污水横流,蝇虫飞舞的景象了,白天我们也可以出来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了。好!”这是10月18日,赤壁市生态文明指挥部工作人员回访该村的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发现上报的一家村民建设的养猪厂养殖粪便乱排周边水体引发环境问题整改情况时出现的一幕。
为有效解决该市生态文明指挥部阵地建设的最后一块短板,特别是解决环保垂直改革、人员上收,乡镇环保站撤销后,地方政府在广大农村环保工作无抓手无阵地的问题,赤壁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网格化要求,制订了《赤壁市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制度》,在全市192个村(社区)各聘请一名环保网格员,打造一支发现问题的“侦察员”,整改问题的“督导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的农村环保尖兵,配合开展环保巡查、环境监管、环保宣传,打通农村环保监管最后一公里,建立完善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桥头堡。
为保障网格员制度有效实施,该市财政部门出资120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参照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实施保障,对全部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工资报酬给予预算统一安排。同时,督促村(社区)将工资发放情况及时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为积极发挥好网格员作用,该市建立了“发现汇报、受理派单、及时处置”的联动机制。对巡查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网格员第一时间上报给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指挥部办公室根据责任分工,及时交办给11个生态环境保护专委会进行调查处理,做到了“环境污染信息共享、环境问题部门共治、整治效果群众共评,实现小问题不出村组立行立改,大问题、难问题部门联动及时整改。
据悉,截至9月30日,该市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员共上报巡查点位6170个,发现871个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完成848个,整改完成率97.36%,剩余23个问题正在加快整改,及时有效解决了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
通过这一举措,赤壁把村(社区)干部、辅警和环保意识强的村民组织发动起来,加入到环境网格员队伍,实现了由“部门管”到“共同管”的转变,一起守护美好环境,共同创建幸福生活。最终使广大群众更好地共享“共同缔造”的成果。
据悉,网格员在获得老百姓点赞的同时,也获得了咸宁市主要领导肯定。6月29日,咸宁市环保监督员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赤壁召开,推广赤壁经验,对咸宁市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进行动员部署,目前,咸宁市下辖6县市区环保监督员已全面铺开。(葛先汉 周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