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根据湖北省宜昌市生态环境局通报的2022年12月全市生态环境移动执法系统使用情况,宜昌市生态环境局长阳分局再次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中排名第一。2022年以来,长阳分局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强化执法队伍、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率、提升执法效能。
夯实执法能力,突出“强”字显担当
“我们通过对污染源‘一厂一档’、双随机抽查、专项执法、许可证证后监管等环境信息的整合,实现了环境执法数据的共享和充分利用。”长阳分局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胡斌介绍,生态环境移动执法系统是通过对执法数据的梳理,实现长阳分局与宜昌市生态环境局移动执法平台的数据对接,有力提升了执法的大数据应用程度,大大提高了环境执法工作效率和执法管理信息化水平,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
为强化执法人员业务水平,长阳分局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业务学习培训,线上每月集中参加生态环境执法培训,进行执法重点专题学习,线下对环境执法热点、难点问题解读进行专题研究,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构建法律法规、重点行业环境执法要点知识库。全年完成9期生态环境执法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执法人员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精准执法能力。
长阳分局加强执法方式创新优化,不断推进非现场执法监管,通过“智慧环保”视频监控、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常态化开展非现场检查。仅2022年全年通过“智慧环保”视频监控检查52次,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检查21次,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检查10次,无人机巡查20多次。
积极服务群众,突出“实”字显成效
切实有效处理来信来访。及时开展环境污染投诉现场调查,结合地方产业实际,加强与公安、城管、农业、自然资源、属地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组成专班,共同研究,合力化解涉环境领域的信访难题。
扎实做好源头管控。全面开展“双随机 一公开”抽查检查,将建设项目监管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确保环境信访投诉化解在源头。全年共抽取并完成检查70家企业。按照双随机检查要求,对企业做出行政指导,督促企业进行问题整改,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进行查处。
务实开展联村联社区工作。全体干部通过深入村社区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诉求,通过乡村振兴、社区共建、共同缔造等活动将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
严厉打击违法,突出“硬”字显力度
通过“硬手段”开展专项执法。今年来开展了涉疫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场所、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排污许可、饮用水水源地及畜禽养殖污染等十余个专项执法行动。特别是在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长阳分局依法查处的3家汽车拆解企业,在打击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污染环境领域,起到了带头作用,在全省案件评查中获得好评。
通过“硬招数”打击违法。对“砂石料加工”“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全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3件,处罚款100多万元,真正让环保执法“长出牙齿”。
编辑:张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