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奉化分局深入开展“五问五破 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

来源:     作者:百灵环保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1-04    

为更好服务企业,尽快为企业办理审批手续,解决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业主盲目投、环评审批慢、中介市场乱的三大问题,今年以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奉化分局深入开展“五问五破 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对标对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问题和难点,全省首创实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全周期管理机制,主要以项目准入前、中、后三个环节为抓手,陆续制定实施项目容缺准入审查、项目AB类分类审核、环评审批要点梳理、环评文本质量审核“5+5”双向制约、“环评集市+个性帮扶”、环评文本质量分类处置、定期考核等多项子项机制,有效拉伸拉长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链条“前移后促”,取得了严把环保准入和助企惠企的双重实效,体现对企业的“严管厚爱”。主要做法是:

一、聚焦“业主盲目投”问题,实施“前门”容缺准入。

宁波市奉化区创新发布《奉化区建设项目准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服务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服务指南》),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实施容缺准入审查服务(业主可以土地使用权证取得前、房屋租赁前甚至工商注册登记前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准入审查),避免业主盲目无效投入。《服务指南》从代办告知、建设单位申请、分类审查、编制环评文本、网上受理、修改意见反馈、分类处置、通报等环节进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同时,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不同进行分类审查,A类项目经科室联审、局长办公会议室审查后予以准入,B类项目经审批科初审、科室线上联审后予以准入。截至目前,该举措已试行8个月,已完成52批次229个建设项目的前置审查,其中准入199个,不予准入30个,准入审查时间平均为3个工作日。

二、聚焦“环评审批慢”问题,突出“中厅”质效同提。

一是梳理形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要点》。从环评审批的禁止性、符合性、特殊行业附加性要点三个方面,将评价类别、审批权限、“三线一单”、安全风险评估等32项纳入审批要点,并实行动态更新,将繁杂审批环节颗粒化、要素化,有机重组后实现流程化、便利化管理。二是实施环评文本审核“5+5”双向制约机制。即环保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反馈修改意见并评分;环评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文本修改并重新上报受理,以解决环评文本反复修改、环保部门“妈妈式”“保姆式”恶行循环的问题,有效加快环评审批时效,提升环评文本质量。三是积极开展“环评集市+个性帮扶”助企惠企行动。面上,开展“环保搭台、第三方服务、企业受益”的环评集市,让多家企业享受集市便利和团购优惠,今年已开展环评集市3期,参加企业500多家;点上,对规上企业加强个性帮扶,定期组织专家赴企业破解环评审批、环保措施落实的难点。2022年8月,联合科技局、经信局、属地街道,经多方对接拟定《启迪园区进驻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意见》,有效破解园区50余家企业近三年的环评审批难题,该做法获区委书记批示点赞,被宁波电视台“来发”节目、电台、晚报等媒体报道。

三、聚焦“中介市场乱”问题,强化“后院”考核倒逼。

一方面,全面落实分类处置。根据环评文本质量,分类作出不予受理、书面退回、同意批复决定,并对不予受理、书面退回情况纳入考核。同时,对批复同意的环评文件,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质量抽查,抽查情况纳入考核,从而形成闭环。今年已作出不予受理3起、书面退回6起、撤销许可2起,对14个已批复的环评文件进行质量抽查。另一方面,统筹运用多种举措。包括约谈、通报、案例警示、信用平台扣分等举措,有效加强对环评中介的监管,实现中介市场优胜劣汰。目前已制发通报2起,约谈环评中介4家次,编制警示案例1个,上报信用平台扣分1家。今年来,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奉化分局始终坚持以“优流程、提服务、增效能”为工作目标,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服务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审批服务水平,真正把审批变为服务,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