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臭水沟,如今已变成鱼虾肥美的生态湿地

来源:     作者:百灵环保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0-27    

 东方白鹳 王小平 摄

今年国庆刚过,又有200多只东方白鹳飞到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双岛湾街道张家村,这里已经逐渐成为东方白鹳永久越冬栖息地。三面环山,一面望海的张家村,之所以能够走进大众视野,缘于2010年冬天对东方白鹳的一次偶然救助。随着张家村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昔日的臭水沟,如今已变成鱼虾肥美的生态湿地,绿水青山使人鸟之间的“友谊”越结越深,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一到这个时候都把这里当作“打卡”地,这些东方白鹳也在绿水青山中见证了张家村如何一步步变成“金山银山”。

张家村党总支书记冷万军自豪地说,正是倚靠东方白鹳这张生态名片,小小的张家村声名远播,全村993户2321名村民实现年人均收入近3万元,真正走上了小康路,村民也都乐滋滋地把东方白鹳称为张家村的“吉祥鸟”。

依托东方白鹳这一特色资源,张家村统筹全村发展大局,大力挖掘生态价值,获得了“2018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宜居奖”,注册了“美鹳”商标,其中“美鹳”苹果更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的优质产品。今后,张家村还要不断深耕绿色发展沃土,不断拓宽“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突出品质化、特色化,着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坚持走“农业+旅游”生态文明发展新路子,奋力打造国家级“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十年来,大连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实施“绿满大连”工程,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与城市建设、土地开发融合发展。森林资源管护持续加强,森林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十年来,大连市政府投资50亿元用于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开展人工造林59万亩,全市完成农村“四旁”植树1亿株。

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长效机制,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生物种群不断增多。十年来,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群防群治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如今,越来越多的东方白鹳把大连市作为越冬栖息地,莲花山又见梅花鹿奔跑跳跃、大连海域的斑海豹数量也在不断提升,2021年增长到2000头左右。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辽宁省唯一的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近年来,蛇岛老铁山保护区内新增记录鸟类20余种,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和长海长山群岛候鸟栖息地被列入申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另外,长山群岛每年4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有10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来此繁衍栖息,成为我国最大繁殖地。张家村、甘井子区红旗街道岔鞍社区、金普新区向应街道分别获得辽宁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张晨 姜峰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