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书写更多“北京奇迹”

来源:     作者:百灵环保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2-10-24    

“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期间,咱们北京市的PM2.5浓度低至1微克/立方米,并且从早九点至下午两点一直保持,这是我们历年同期监测的最好数值。”日前,出席党的二十大北京市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保献代表话音刚落,现场便响起了热烈掌声。

逐年下降的PM2.5曲线,契合着广大市民的现实观感。早些年,“雾霾围城”见怪不怪,“红色预警”频频拉响,一个月曾出现过十余天的重污染。面对广大市民的心肺之忧,北京动真碰硬、攻坚治理,如今,朋友圈里的调侃吐槽不见了,“最美天空”的晒图倒是经常刷屏——北海琼华观白塔,故宫门前摄“星轨”,乃至街头巷尾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无滤镜大片”。从“APEC蓝”“阅兵蓝”,到“两会蓝”“冬奥蓝”,蓝天白云在北京渐渐成为常态。

天帮忙更需人努力,“北京蓝”是一天一天拼出来的,一个微克一个微克抠出来的。这些年来,面对华北地区严重的大气污染形势,北京果断拿出最严治理举措,既在京津冀协同的大棋局内谋求治理之策,建立大气污染协作机制、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也发扬绣花精神,抓小抓细、从严从实。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城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解析PM2.5来源,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调整能源结构,通过压减燃煤、增强设施能力建设,基本实现城镇地区清洁供热;发展绿色交通,调整地面公交线路、改造慢行系统,推动货物运输“公转铁”、运营车辆“油换电”……十年坚持,全民参与,北京市PM2.5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3微克/立方米,首次实现了空气质量全面达标。这一成绩,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蓝天保卫战仅是首都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从连续实施三个三年污水治理行动计划,到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再到展开“百万亩造林”为主的大规模绿化建设……稳扎稳打的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京城面貌。臭水沟成了生态河,景观廊道随处可见,口袋公园抬脚即到……蓝绿交织、山水相依,为广大市民的生活增添惬意,也成为大国首都的靓丽底色。放眼未来,随着大面儿上的环境问题逐步改善,治理空间将进一步收窄,之后每提升一分,都意味着更大努力。我们仍要以扎实行动巩固成果,让北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眼下正值金秋,北京迎来最美季节,各类“风景线路”吸引广大市民打卡游玩。让我们为了这份看得到的幸福,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书写更多“北京奇迹”,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百灵环保网